【藝文影評】《轉山》—顛簸山路上,只為替你圓夢
面對難關,我們經常會說:「再撐一下,再撐一下就過去了。」然後倏地回首,就會發現我們的人生,其實就是跨過一個又一個的山頭。
筆者:喃語
《轉山》,改編自同名小說,講述青年張書豪,孤身出走到西藏拉薩的故事。為替哥哥圓夢,書豪毅然決定開展一場陌生、魯莽和衝動的旅程。騎上單車,從麗江一路直上西藏。
犧牲一個月的時間,更冒上可能會死的風險,只為替哥哥完成騎單車到拉薩的夢想。
張書豪引領著我們,翻越一個個山頭,除了遺下深深淺淺的雪印,還落下發人深省的人生意義。
轉山,是為了救贖自己
寒風刺骨,山路崎嶇,一路上艱鉅的走來,也許張書豪的腦海不止一次,質疑過自己的決定,甚至浮現過放棄的念頭。
可是他沒有。
經歷了這趟艱險的旅程,他終究得到心靈的淨化,走出親人驟逝的陰霾,讓自己得到救贖。
其實「轉山」,是西藏人繞著神山順時針行走的儀式,神聖而莊嚴。他們確信,山富靈性,人只要透過肉體的淬煉,轉山一次,便可洗滌心靈,洗淨一生罪孽。藏人的轉山,毫不簡單。所謂「三步一磕頭」,正如書豪曾經碰見的修行之人,走三步就必須停下磕一頭,五體投地,餐風露宿,周而復始,直至完成儀式。
困苦的單車旅行,就是人生追求靈性的磨練。跨過險峭,越過山口,一路下來,其實都是為了認識自己,瞭解自己,救贖自己。很多時候,面對未知的未來,我們害怕,我們驚惶,所以止步不行。看見難以跨過的障礙,我們退縮,我們逃避。其實,只要撐得過這個山頭,一切都伸手可及。我們,又何以不盡力一試?
點點滴滴的美好,西藏真正的美麗
西藏的一切都很美好,《轉山》是這樣告訴我們的。張書豪一路上的堅持,讓他遇見了太多、太多的美好。
需要借宿一宵,居民會二話不說,馬上騰出房間,更送上酥油茶好好招待。
騎在路上體力不支,路過的車子都會停下,搖下車窗,問要不要帶你一段。
還有單車壞了,人也累壞了,甭怕,藏人不問因由,便盡最大的力去幫助你,更不忙送上一次,又一次的祝福。
碰見壯麗巍峨的山河、澄澈連綿的雪山、隨風搖曳的彩旗,我們不驚喜。我們真正驚喜的是,藉著書豪的眼睛,碰見了西藏的美麗。純粹的人情味,才是西藏的真正美麗。
一切都會成為過客
在西藏,張書豪碰上了一個小弟弟,兩人非常投契,痛快地玩了一夜。然而翌日,分別的時刻總會來到,小弟弟哭著問:「哥哥,你甚麼時候回來?」張書豪聽後一怔,久久不能言語。想必他知道今日一別,以後再難團聚。
任憑你有多喜歡一個人,多喜歡一件事,就算想努力去捉緊,時間也不允許你永遠把他們留下。
張書豪為了替哥哥圓夢,傾盡所有,努力至此,最後卻連「我很想你」這句話,都不能面對面跟哥哥說,只能留下無人回應的電話留言,於話筒裏迴盪。
任何事也都只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過客,他們忽然就來,然後忽然就走。然而,我們無法預料都在甚麼時候。
看畢此影評,若你感動了,想起有未圓的夢想,除非你希望讓弟弟或者妹妹替你完成,否則就立刻起行吧。
「不要哪天我們在對方的葬禮上說,當時有去就好了。」